这段时间,萧山瓜沥文化体育中心很“忙碌”,这里是杭州亚运会武术、卡巴迪项目,以及杭州亚残运会跆拳道项目的比赛场馆。6月伊始,它就迎来了一场“大考”——“韵味杭州”2023全国卡巴迪冠军赛。
瓜沥文化体育中心运行团队副秘书长、场馆运行办公室主任陶炬随身携带着笔记本,以便在巡查场馆时可以随时记录各种注意事项。“即使已经有了办赛经验,前期也做了相关准备,但刚开赛时还是会有许多临时状况发生。”陶炬打开已经密密麻麻的笔记本说,比如虽然设计了场馆运行分区,各个区域需要凭证件进入,但还是有部分工作人员或志愿者在现场不清楚各领域的通行权限,又比如,有些人会为了图省事,越过分区线抄近道……每天发现问题后,团队都会在赛后复盘中进行总结,并及时解决,确保第二天不会出现同样的差错。
(相关资料图)
“与去年的武术锦标赛不同,这次的卡巴迪冠军赛,是在全开放的环境下按照亚运正赛标准,进行的全要素、全流程、全场景测试,因此包括转播服务、观众服务、售票等领域全都检验到了。”陶炬说,当前整个场馆运行团队共有21个领域,人员已全部到位。大家按照兵团化作战的理念,根据赛事重要时间节点,倒排时间,挂图作战,把每项工作任务细化到天,推进筹备工作落实到各个细节。
从制作卡巴迪比赛的总体推进表,到汇总各个业务领域的筹办进展,再到确定场馆运行每日时刻表(DRS),并安排各个业务领域根据方案开展全流程联调联试等等,他清楚记得其中的每一个细节。
“看着一切慢慢步入正轨,很有成就感。”他笑着说,比赛开始前几天,团队每天要根据推进表进行汇报总结,并解决一个个问题,有时候一个会就要持续2到3个小时,但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还有更多细节可以进一步探讨。卡巴迪开赛前一天,团队还进行了联调联试综合彩排,形成了一个精准到分的时间表,希望开赛后一切顺利。
陶炬坦言,比赛开始后,大家的心也还是悬着的。他说:“比赛第一天,我们早上6时左右就来到场馆,和各领域负责人开个碰头会,汇总大家要反馈的问题,核对当天的运行时刻表,并再次排摸各个细节,希望能尽力做到最好。”
“2021年12月,我正式到岗成为瓜沥文体中心场馆运行团队的一员,主要负责各项筹备工作的抓总推进。”陶炬表示,由于自己此前从未接触过重大体育赛事的筹备,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有经验,刚开始就是一张白纸,对筹备工作如何推进,甚至卡巴迪等体育项目几乎都不了解。
去年1月,包括陶炬在内的场馆运行团队部分成员陆续前往杭州亚组委“取经”。“我们跑遍了亚组委的各个部门,还向广州亚运会、北京冬奥会等运行团队要了材料进行学习。直到现在,这样的学习和培训也还在继续。”他说,接触了各行各业的专家,特别是跟武术、卡巴迪、跆拳道等专家、技术官员进行交流后,对场馆将承办的亚运赛事有了充分了解,对如何把比赛项目特色与亚运赛事运行的流程相结合也有了更深入的计划。
特别是筹办本次全国卡巴迪冠军赛,让他对亚运期间卡巴迪项目的运行有了更多信心。卡巴迪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集体运动,起源于南亚。由于卡巴迪项目在国内并不知名,这次比赛是中国举办的首届卡巴迪高规格国家级赛事。陶炬说:“筹备以及比赛期间,亚洲卡巴迪联合会派出了技术官员专门来进行指导,这对我们而言帮助非常大。这说明,小镇也能办好大赛,小项目也能有大热度。”
不过,了解得越多,陶炬对亚运赛事筹备就越有敬畏之心。他说:“这是一次面向全世界的体育盛会,每个人都想努力做到最好,让四海宾朋感到宾至如归。”
刚开始入驻场馆的那段时间,陶炬每天早上8时到馆的第一件事就是走场馆。“走多了,自然就熟悉了。”他说,现在自己的脑袋里已经形成了整个场馆的地图,不仅知道通往每个工作间的路线,还能马上说出各个工作间的结构,包括房间的功能、里面需要放置的物品等,甚至在隔断前后院时,哪些地方还有小口子需要封堵都一清二楚。
对于陶炬而言,在筹备过程中要面对的挑战还有许多。他向记者举了个例子,杭州亚运会期间,从武术项目转场到卡巴迪项目留给场馆的时间只有3天,但需要转场的事项却很多,包括比赛器材、景观布置的改变、流线的调整、部分房间功能的转变等。而他们也要在前期模拟亚运正赛流程,做好场馆项目间和亚运、亚残运之间的转场工作。
陶炬说:“亚运筹备这根弦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放松。”接下来,他将继续投入到紧锣密鼓的赛事筹备中。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太平洋机械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17 联系邮箱:93 96 74 66 9@qq.com